藏族人民的“灵魂观”与“转世观”

1年前 400

“面对死亡人类总是充满着恐惧,但是从出生开始便已注定离去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在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下藏族也有着与其他民族全然不同的“灵魂观”与“转世观”,他们坚信人死后并不算是生命的终点,一个人的死亡只是灵魂结束了在这个肉身上的附着时间,它必将以此人在世时候的行为与内心的善恶为因果和依据随时进入一种新的生命周期轮回之中,这也是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形成的思想根基。“灵魂不灭观”也在无形中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告诫人们应该要时刻提醒自己多行善事以让灵魂能够顺利超度和转世。


1.jpg


佛教未传入西藏之前藏族地区就存在着由辛绕米沃切创立的原始宗教---苯教。苯教信奉万物有灵,它是藏族先民认识自然和人类自身的基础。苯教认为灵魂具有固定的形体它可以离开躯体而四处游荡且灵魂无处不在。藏文史籍包括一些文学作品如《格萨尔王传》中也有许多关于灵魂的记载这也充分反映了藏民族灵魂观念的普遍意义。藏传佛教作为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广泛吸收苯教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宗教观,始终奉行人的生命始终没有完结,灵魂可以转世,这个观点与苯教的“灵魂不灭观”可谓是不谋而合,尤其在藏传佛教密宗中死亡现象被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丰厚的密宗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善、严密、科学的死亡哲学体系,其中灵魂观念尤为显眼突出。


灵魂从人类圈拓展延伸到世界万物包括飞禽走兽、草木瓜果、江河湖海、高山峡谷等等。佛苯融合使苯教的神灵披上了佛教的“袈裟”苯教供奉的山神也被佛教接纳比如雅拉香波山神即是一位土著神灵后被佛教收为护法神。纵观藏传佛教神灵家族有时往往神佛不分家这个自然是佛苯逐渐融合过程中,佛教吸纳苯教“万物有灵论”的结果。


2.png



藏传佛教的“灵魂观”与“转世观”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形成的思想基础均是灵魂不灭宇宙万物都有灵,但只有人才能转世而且只有那些顽强地修行、入定、证觉‚并取得高深修炼、功德圆满的高僧活佛才具备转世的条件。作为普通俗人甚至包括那些修持功力不到家的僧人是无法转世,因为他们不具备转世的条件。藏密对死亡的认识是以“六道轮回说”作为理论依据认为人死后灵魂可投生到“六道轮回”中最理想的境界即“人界”或“神明界”。佛教教义认为:一切人类,更广泛地说一切生物都不仅具有现世的生命,而且在前世曾多次地生存过在来世还将继续以多种形态生存下去。因此藏族对人死后的灵魂去向十分关注特别是由于“六道轮回”中的生存境地有极大的差别从而对人的主观感受及趣向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5.png



受灵魂观念的影响对佛教徒来说涅槃寂静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那是一种难以言传的超脱生死的精神状态。生与死之间存在着相承相合的二重关系生是精神依附肉体而生长发育的过程,死则是精神离逝肉体泯灭的过程。



死是生的前提死后必将重生有死便有生有生便有死如同日月光华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总有一死但由于身份不一死的意义也不同。高僧活佛之“死”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死”而是由圆寂升入涅槃境界回归自然本原继而复生的一种形式。可见藏族与众不同的人文背景造就了它独特的人文精神使他们更注重生命精神层面的意义既不否认生命的自然法则也不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去一切因而总是乐观地面对死亡并赋予死亡特殊的内涵。


藏族灵魂现在其形成发展中曾受到其他民族灵魂观尤其是古印度佛教灵魂观的影响。公元8世纪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的《西藏度亡 经》与古代《埃及度亡经》都是阐述人类灵魂不灭观念和死亡的学术著作二者有着很多的共性。20世纪20年代藏族大师卡孜·达瓦桑珠和美国学者伊文思·温兹合作将其翻译成英文名《西藏度亡经》传入西方成为在西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最著名的藏传佛教经典之一,西方人也是由此窥见了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之一斑”。这是在世界范围内对死亡观念的一种超越自然的共识。


7.png




在特殊的“灵魂观”与“转世观”的影响下藏族一直秉持着日行善事,相信善恶有因正如民间的流行的一句话,轮回就像是山谷,你所说的好坏之语,回音也正是如此,这个观念和想法一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藏族人民的心里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正是诸如此类的观念使得藏族较其他民族和人群有着及其强烈的善念及道德观。除了藏族以外很多民族也相信“灵魂不灭观”如埃及在“灵魂不灭观”的驱使下出现了举世瞩目的古埃及金字塔、印度佛塔(舍利塔)以及盛行我国的灵魂观念的物化象征---灵塔(肉身灵塔或灵骨塔)。

2.jpg

来源:西藏游旅行网

西藏游

客服电话

4006356676

周一至周日 08:00-23:00

icon-wechat

微信扫一扫

免费咨询微信客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