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面具艺术|宗教面具和戏剧面具

1年前 2502


图片


图片

图片

觉木隆传统藏戏表演现场


“面具”,藏族人称“巴(འབག་)”,面具是能在瞬间帮助人改变自身形象的一种道具。世界面具以地域划分,可分为:古埃及希腊面具系,印度西域面具系,非洲面具系,太平洋美洲(印第安)面具系,中国日本面具系。藏族面具艺术起源于巫术观念和行为,它是原始文化和宗教的融合产物。纵观藏族宗教历史长河,强大的苯教势力在吐蕃先民心中早已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从岩画我们可以清楚得知从开始的简单到后期较为繁琐和复杂的装扮,苯教巫师的服装和装饰装扮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神威降服苯教神祇时,同时也将苯教中的巫术、妖法、火祭、焚魔等仪轨形式同鬼怪精灵一起带入“佛门”。


图片

甘南卓尼骷髅面具/Joseph Rock摄


苯教中的山神、龙神、水神等,以及日赞(山妖)、夺锥达布(骷髅)、堆姆(女鬼)、贴龙(独脚鬼)等,这些长生不老的低层次鬼卒,都成为佛教的护法神。此外,由于自唐代以来汉藏文化的密切往来,尤其是自元朝以后,汉文化的一些吉祥喜庆的内容被藏文化所吸收,如仙人、罗汉、寿星、和尚等所制成的面具,悬挂于寺院或用于羌姆舞蹈中。像布达拉宫的“大小和尚”和“供养施主”面具,从面相到 服饰均为中源文化的风貌。


图片


图片

跳神现场


藏族面具主要分两大类

一种为宗教面具;一种为戏剧面具

宗教面具以羌姆(跳神)形式展现,在寺院中由僧人表演的宗教性舞蹈:而戏剧面具则脱胎于宗教面具,溶入人性因素,运用于藏戏,歌舞和说唱等方面。


图片

尼泊尔野马地区宗教面具/克里斯雷尼尔摄


据史料记载,“羌姆”起源于8世纪,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兴建桑耶寺时,莲花生大师为调伏恶鬼,为所行仪轨中率先应用的一种舞蹈。”这种宗教舞蹈。经后世宗教大师门的规范,作为宗教仪轨世代相传,成为各地寺院的宗教舞。宗教面具又分为本尊,护法神及伴属神(又称随从者)三类,本尊泛指佛的变化身,常以善相、怒相、或善恶相兼的形象出现。如善相本尊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怒相本尊有大威德金刚、金刚木厥、马头金刚等,善、恶相兼本尊有密集金刚、上乐、喜金刚等。


图片

护法神(贡布)/出自山南桑嘎古多寺


图片

地袛/出自山南桑嘎古多寺


诸多本尊在密宗金刚法舞中多以怒相出现,因为恐怖的形象有利于消除烦恼与邪魔,这与金刚法舞的最终目的有关。在西藏密宗金刚舞中最为著名的护法神有贡布(五骷髅冠忿怒相、多为红、黄、蓝、黑色)、当金曲杰(牛头、蓝、黑色、愤怒相、血盆大口)、班丹拉姆(愤怒相,面为黑、蓝色)等,护法神形象威猛,动作幅度大,舞蹈速度缓慢,动态造型性强,具有一种庄严肃穆的威慑感。


图片


图片

跳神现场/摄于1925年


“羌姆”没有歌唱,是哑剧式的系列舞蹈


在金刚法舞中先由众多随从者上场,最后主神出现,随从诸神围绕四周伴舞,主神舞蹈动作缓慢,而鬼怪随从舞蹈节奏急促杂乱,张牙舞爪,并配合鼓、钹齐鸣,号角、唢呐伴凑,气愤庄严肃穆,使人仿佛置身于神怪离奇的世界之中。“羌姆”中的所有面具都根据角色戏剧面具中的又一类即歌舞面具。


图片

塔尔寺跳神现场


鼓舞(亦称卓舞)、热巴舞、野牛舞等

也是戏剧面具中的又一类

名为

歌舞面具

与原始苯教祭祀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净地迎神、吉祥祝福等含义。热巴舞在民间常作为一种会讨的活动方式,而鼓舞、野生舞主要在大的庆典、节日时表演。领舞者“阿热娃”戴面具,“阿热娃”与白面具戏中同类角色相一致,造型也多有相似,但它没有固定格式,一般多受当地藏戏面具的影响。


图片

藏戏面具


在西藏昂仁、拉孜一带有一种乞讨歌舞“吉达吉姆”,含原始宗教巫文化的意味,这一地区气候恶劣,每逢灾年流民只有外出以歌舞表演形式公讨。“吉达”的表演目的一为求食、二为降魔消灾。“吉达”由九人表演,人物关系以家族成员组成,即父亲、母亲、大叔、二叔、一叔和四个阿扎尔(印度瑜伽咒师)。面具分别由父亲、母亲和几个阿扎尔所戴。父亲、母亲面具与藏戏后类面具相似,阿扎尔面具用纯山羊皮制作,并分别选用四种不同手名分。吉达歌舞大为然和性强,所以只能在灾年时表演,平时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歌舞不能谈论,其至在演出结束时,或藏历年之前将全部道具统统烧光,否则会把邪气带给来年。


图片

阿扎尔/山南拉龙寺


藏族戏剧面具,

主要运用于

藏戏、歌舞和说唱

等方面

藏戏是藏族戏曲剧种,除流行于西藏外,还有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地区,以及印度、不丹、锡金等国家的藏族聚居地。藏语称之为“阿吉拉姆”(意为仙女大姐),简称“拉姆”,又名“朗达”。到十七世纪时,藏戏从寺院宗教仪式中独立出来,综合藏族古典文学、音乐、舞蹈、说唱、美术以及杂武技等,发展成为以唱为主、唱、韵、舞、技术相结合的戏剧艺术,藏戏有戴面具与化装两种演法,其舞蹈多从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中吸收而来,舞步起落幅度较大,舞姿节奏鲜明,显出粗犷之美。


图片


藏戏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各剧团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习俗、艺术影响、语音特点等不尽相同,加上各剧团演员师承有别,致使藏戏分化成基本上以剧团为中心的不同艺术流派。如早期和后期有所谓白面具派与蓝面具派,而后期的蓝面具派又因四个剧团而分成四大流派。白面具最早为“阿热娃”所戴,阿热娃在民间是尊者或胡须者的意思,后演变为温巴角色。白面具是白色,也有用黄色作底的,周围用较长的山羊毛装饰,表演时面具戴在额头上,“长发”披肩,“白须”前垂。据说,白须白发是为纪念汤东杰布而作。


图片


正戏角色面具,以色彩的不同象征人物身份,如红色为国王面具,黄色为仙翁面具,绿色为母亲或牧女面具,白色为老人面具,黑色为反派面具,黑白阴阳面具象征口是心非的角色,以色彩象征剧中人物身份的面具多为硬质平板的桃形,中间雕空眼睛、嘴。所不同的是用不同颜色的布料裱糊,表演时,演员将面具戴在客头侧前,着重强调面部表情。面部色彩黑白相间,明确简练,富有个性。


图片


   结


藏族面具是中华面具艺术花园中最为璀璨的瑰宝。宗教面具于戏剧面具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首先宗教面具的佩戴者和舞者为僧人,宗教面具使得哑剧式的“羌姆”具有着庄严肃穆的威慑感。与宗教面具相比,戏剧面具长期根植于民间劳动与生活之中,集中表现了藏族独特的地域性和自然性,而且其就地取材,随意性强,表演灵活多变,内容丰富,趣味性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藏族面具源于人面,又超越人面,所以它的歪嘴斜鼻,它的狰狩面目,它的滑稽幽默,它的美轮美奂,都是一种极而言之,使人一见便惊;藏族面具之美是变形之美,它是超现实主义的浪漫的充满想象的,在原型与变形之间,把一切对象经变形后转入一个全新的想象和艺术的世界之中;藏族面具之美是凝固之美,它把动态的表情和千变万化喜怒无常的脸面,一一固定下来,以瞬间象征永恒,使人回味无穷

西藏游

客服电话

4006356676

周一至周日 08:00-23:00

icon-wechat

微信扫一扫

免费咨询微信客服

We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