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西藏旅游
从事西藏旅游20多年,独创的产品和领先的服务标准
藏族是一群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下,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善良而淳朴的少数民族,在异国他乡藏族的代表性名词有很多,例如唐卡、糌粑、佛珠和扎木念等,也有一些对西藏有所了解的朋友会想到西藏还被称为是歌舞的海洋。藏族的舞蹈分类很多从形式上分为民间娱乐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从歌舞的内容和手脚的动作上可以分为“谐གཞས་”、“卓བྲོ་”、“囊玛ནང་མ་”“羌姆འཆམ་”、“锅庄སྒོར་གཞས་”,除了“谐གཞས་”、“卓བྲོ་”和“羌姆འཆམ་”在特定的场合才能看到外,在龙王潭你可以看到各个地区的锅庄,藏族舞蹈与龙王潭的相遇是缘分也是一份传承。
藏族舞蹈的分类
藏族舞蹈从形式上分为两个种类,即宗教舞蹈和民间娱乐性舞蹈,也可以将其更加细致地划分为四类,即“谐གཞས་”、“卓བྲོ་”、“囊玛ནང་མ་”“羌姆འཆམ་”。“谐གཞས་”是一种以群体为单位表演的舞蹈,其自身具有很强的自娱性;“卓བྲོ་”也是一种集体舞,它主要以歌舞为主,并且是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蹈,这种舞蹈中经常使用各种鼓。“囊玛ནང་མ་”的来源在学界颇有争论,有人说源于巴基斯坦,也有人说源自仓央嘉措的情诗,但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囊玛大部分是在上层社会表演和出现尤其是在拉萨,欣赏囊玛成为一种身份的标志。
藏族舞蹈的服饰特点
藏族人民世代生活在海拔较高的青藏地区,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变化频繁,所以藏族人民的服装都是大袍宽袖,男士的服装特点更为突出。跳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为祭神拜灵,舞蹈时头戴各种不同的假面,配以色彩鲜艳的服装以体现祭祀舞蹈的庄重、严肃。相传在诸多的羌姆服装里有个护法专属帽子,在僧人里只有六根清净且道法高深的僧人才可以驾驭。羌姆服装上的图案也比较丰富如吉祥八宝、龙凤相对、曼陀罗、塔纹、十字金刚杵等。
藏族舞蹈中蕴含着生产劳动民俗
(1)松胯、弓腰、曲背等舞蹈形象,体现了生产劳动民俗。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总是可以看到松胯、弓腰、曲背等基本舞蹈形象,这些舞蹈动作的由来,是因为藏族人民经常在高原地区进行过多的体力劳动而形成的。当藏族的人民进行舞蹈表演的时候,这些动作会自然而然地在舞蹈中体现,其实这之中也蕴含着藏族人虔诚的宗教信仰心理。
(2)舞蹈伴唱曲调的旋律以及歌词上有着农耕生活气息。藏族舞蹈在伴唱曲调的旋律以及歌词上也有着比较浓厚的农耕生活气息。但是因为藏族人民生活在不同的牧区内, 所以在舞蹈中体现的生产劳动民俗有所不同。下面举例来说明这种差异:
在藏族人民心中,孔雀也一直被信奉为神鸟,经常被藏族人民运用到舞蹈表演中。在表演“孔雀喝水”这个动作形态时,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与半农半牧区的“锅庄”来表演的这个动态形象是有区别的:在农区四川巴塘的“弦子” 表演中,有比较强烈的农耕生活气息,而半农半牧区的“锅庄”表演时,牧区色彩则较为浓厚。但是他们也有相同之处,就是所唱的歌词基本都一样。
藏族舞蹈文化对现代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藏族舞蹈文化体现出的藏族人民坚忍不拔、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新时代下,我国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提升国民素质,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藏族舞蹈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性和创新性的重要力量,更是宣传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价值的重要的“形象代言人”。
龙王潭的舞者
布达拉宫脚下的龙王潭,从早上9点到下午6点热爱舞蹈的人们汇聚在一起跳舞,那曲舞蹈锅庄、昌都锅庄、囊玛这些灵魂舞动的旋律让我不禁想起格萨尔王征战回朝的士气,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万分喜庆。舞者包括年轻一代的藏族青年也有退休的前辈,但是在歌舞面前本就没有尊卑年幼之分。在热闹的音乐声中我们手牵着手跳起欢乐的舞蹈,那一刻灵魂和身体也都属于舞蹈,与锅庄舞相比“囊玛”就显得格外的平和,安静且优雅,除少数对囊玛有兴趣的年轻人外舞者也大部分是老一辈的叔叔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