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西藏旅游
从事西藏旅游20多年,独创的产品和领先的服务标准
所在城市: 日喀则
所在地址:
联系电话:
营业状态: 正在营业
更多介绍: 大唐天竺使出铭,是唐高宗时期题铭。发现于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北部崖壁,当地人称为阿瓦呷英摩崖题铭
大唐天竺使出铭,唐高宗时期题铭。当地群众称之为“阿瓦甲英”,即“父亲汉字”之意。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唐天竺使出铭位于吉隆县宗嘎镇以北4.5公里处的一条山沟里,镌刻在崖壁上,海拔4130米。崖壁面阔约1.5米,高约4米,其上有崖棚遮盖,朗热水渠从崖脚环绕而过,崖面距地表约5米。题铭系阴刻,字面宽81.5厘米,残高53厘米,下部已破坏。题铭额题为隶篆,字约5厘米见方,上书“大唐天竺使出铭”7字,从右至左排列;题铭正文竖行排列,字面用阴线细刻方框间隔,每一方框高约4厘米,宽3.5厘米;字体为楷书汉字,字约2厘米见方,现存24列,约311字。题铭文字因多年风化,侵蚀严重,许多已模糊不清,有多处涉及唐代的官职、历史、地名等,成为释读这一题铭的重要线索。从题铭中“大唐显庆三年”的年号来看,系唐显庆三年(658)所刻题铭,文中记述了唐代使节王玄策、刘仁楷一行历经艰难险阻出使天竺(今印度),途中经过吉隆,于此勒石为纪的情形。大唐天竺使出铭大意为:今有唐朝官员率官家子弟一行奉令出使印度,途经千辛万苦,方从长安到达此地;吉隆山水之美让人赞叹,留下数行石刻以为纪。据此考证,唐代中原使节出使天竺时是经由吉隆,由中尼边境拉苏瓦山口进入今尼泊尔地区并进入印度。王玄策曾三次出使印度,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第二次出使。当时四天竺国王都打算派使臣带着财物与王玄策一同到唐朝朝贡,而这个时候,戒日王朝国王逝世,朝中宰相阿罗那顺篡位,因为阿罗顺那担心唐朝和吐蕃联合对付自己,于是出兵劫杀使节,王玄策和副使被抓。入狱后的王玄策被戒日王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所救。王玄策不甘就此回朝,于是从印度北上,到达吐蕃。王玄策发檄文征召军队,借得吐蕃精锐一千两百人和尼泊尔的七千骑兵打回印度的茶博和罗城。猛攻三日后茶博和罗城告破,斩首三千余人,溺死万余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王玄策等人领军追杀,在恒河河畔生擒阿罗顺那,俘获万余人以及三万头牲畜。随后再次攻破阿罗顺那妻子坚守的朝乾陀卫,此战之后共有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而东天竺因为担心王玄策继续进攻曾经帮助过阿罗顺那的自己,慌忙中送上牛马三万,宝物若干,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以示臣服。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王子等,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二万余带到长安,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王玄策凭着借来的不足万人就能够所向无敌,威震天竺,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宣扬了唐朝国威,提升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向心力,使唐朝“天朝上国”的印象深入人心,出现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况。据考证,大唐天竺使出铭是王玄策第三次出访天竺时在吉隆刻下的铭文,是迄今为止在西藏已发现汉藏文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处,比现存于拉萨大昭寺前著名的《唐蕃会盟碑》(立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165年。这一珍贵题铭,对进一步研究唐代中原与西藏地区乃至天竺等外国之间的交通以及政治、经济等往来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